县政府网站 | 市政府网站 实时天气: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(电话:0941-3106199 - 邮箱:2792631559@qq.com)
您当前的位置:网站首页 - 宣传动态 - 详细

我家门前的“场”

日期:2023/2/2 字号:[大][中][小] 视力保护色:

我家门前的“场”

 

图片

我的家乡在临潭县冶力关,这里山清水秀,风景如画,民风淳朴,它像一颗璀璨的绿宝石镶嵌在祖国的大西北。作为国家4A级旅游景区,境内既有森林、草原、峡谷、湖泊等自然风光,又有人文景观和独具特色的江淮遗风,被誉为“草原深处的江淮人家”,是观光、休闲、度假、避暑旅游胜地。我家门前原来有一块面积约十亩左右且四面圈起来的空地,在我们老家称之为“场”,是秋收后用来堆放和打碾农作物的地方,也是全村唯一的一处“场”。

 

图片

实行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前,这块地方的作用非常大。每到秋收季节,全村收割的农作物,全部用架子车或人背的方式运到“场”里。然后码在提前搭好的木架上,也有一部分在原地高高垒起,称为垛垛子。码庄稼和垛垛子是一项技术活,只有行家里手才能码得整整齐齐,垛得高高圆圆,像一件件精美的艺术品,陈列在“场”里。

图片

农作物在“场”里经过一段时间的日晒风吹之后,便开始碾压脱粒,谓之“碾场”。碾场的时候,全村所有劳力天不亮来到“场”里,且分工非常明确。有的赶着架有碌碡的牛在铺得厚厚的农作物上转圈,用碌碡碾压脱粒。有的手握梿枷,分成两行,面对面有节奏的拍打麦穗。打梿枷不分男女,有时几十人,有时上百人,场面十分壮观。由于人多,在繁忙的劳动间隙,人们也免不了家长里短。东家的老人病了,又在借钱,西家因人多劳力少,缺粮了。也有说几句调皮话的,惹得大家开怀大笑。这时,“乒乓乒乓”的梿枷声和欢声笑语就会在村子的上空回响。偶尔也有三两个年长者蹲在“场”边抽几口“羊甘巴”(用羊骨头做的黄烟斗)过过瘾,孩子们也在“场”边玩耍凑热闹。那时,大家在一起劳动,有事相互帮忙,生活虽苦,但苦中有乐。

 

图片

实行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后,由于农村经济的快速发展和农业机械设备的更新,大“场”的利用率不高了,大部分人家都有了自己的小“场”。加之脱谷机等替代了梿枷和碌碡,因而“场”里也没有了梿枷声和往日的热闹,大家在一起相聚聊天的机会也少了。只有与“场”相邻的几户秋收后垛几个小垛子,大部分地方都空闲或堆放着杂物。只有在每年正月十五闹社火的时候,“场”里才能热闹起来。踩高跷的、舞龙的、耍狮子的、扭秧歌的,看热闹的人山人海,热闹非凡。改革开放以来大家的生活水平提高了,乡亲们每年都用闹社伙这种最朴素的方式,庆贺农村发生的可喜变化。

 

图片
图片

进入新时代,我们村子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。2020年,我的家乡依托旅游资源优势和全国一道实现了如期脱贫。特别是临潭县实施生态文明小康村建设以来,村里的路硬了、村净了、房新了、人富了。我家门前的“场”也改造成了文化广场。广场四周是仿古式的围墙,有标准化的篮球场和羽毛球场,还有乡村舞台。健身器材一应俱全,和城里的广场不相上下,连我这个所谓的城里人也有点留恋忘返。早晚在广场锻炼身体的乡亲们熙熙攘攘,有打篮球的、有跳广场舞的、也有漫步的。大家又有机会在一起聊天拉家常了,说张家在镇上买了一套楼房,李家新添了一辆小车,还有村里好几户都将自家房子改造成了别具特色的民俗,人人脸上洋溢着幸福的微笑。我家门前的“场”又热闹起来了。

 

 

文/王润林(部分图片来源于网络)



【推荐给好友阅读】 【关闭本页】 【打印本稿】 【返回顶部】  
 
 
Copyright © 2018-2020 临潭宣传网 www.ltxcw.cn All Rights Reserved 地址:甘肃省临潭县城关镇西大街160号 建议使用1920*1080分辩率
网络谣言举报电话:(0941)8218089 举报网站:http://www.gsjubao.cn 举报邮箱:xs8218089@163.com
主办:临潭县委宣传部 陇ICP备2022000032号甘公网安备 62302102000112号